CNNIC:中国互联网叶茂终需根深

2007-05-28 15:01  出处:PConline  作者:厂商动态   责任编辑:mayue 

互联网与手机、计算机并称为信息社会的三大电子依赖品。在1.37亿网民中,患有网络依赖症“患者”绝不在少数。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在网上读新闻、下载音乐、写博客或是购物等等。很难想象,已经习惯了依赖互联网生存的人们如果失去网络将会怎样?      2006年12月底,台湾地震导致海底光缆断裂,造成大面积断网为人们上演了互联网的“后天”。网站访问不通、即时通讯受阻、电子商务停滞……严重依赖互联网的IT、国际贸易、媒体、金融等行业受到极大影响。        “断网”事件也印证了业内专家曾提出的互联网美国威胁论。全球互联网无论从硬件环境、软件设施还是政策法规均对于其发源地美国产生高度依赖,对其他国家互联网自主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        中国互联网的维护者对这种威胁也感受颇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感慨道:“如果把中国互联网比作一棵树,则域名基础平台是根,而网络应用是叶。长期以来,我们对叶的关注远大于根。庆幸的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国家互联网域名系统的重要性,有识之士也建议将负责中国互联网域名解析和管理的CNNIC纳入国家应急安全体系,从而确保中国互联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中国不可一日无互联网,互联网不可一日无CNNIC。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监控机房,电子屏上以秒为单位跳动的数字十分引人注目,分布在全国的5个域名解析顶级节点几乎覆盖了南、北所有电信运营商,座落在每个节点上的服务器时刻响应着网民登陆网站的请求。        CNNIC位于中科院软件园宁静的园区内,监控机房中服务器上的指示灯不停闪烁,屏住呼吸能听到机器高速运行发出的低鸣,技术人员监控着整个机房的运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在中国互联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今天,不禁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互联网之“根”――顶级域名CN的兴趣,更想走进护根园丁CNNIC,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互联网的“根”生时代    断网危机叩问互联网“中枢神经”      2006年12月27日,对于众多网民而言是一个灾难性的日子,由于受12月26日20时26分至27日12时台湾南部海域多次强烈地震影响,至少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断裂,造成国内网民访问国外网站故障。        由于无法正常访问国际网站,一些与国际域名相关的业务也暂时无法受理。其中包括注册、续费、信息修改等国际域名业务都暂停办理。这导致中国的COM域名注册者到期的域名无法正常续费,国内注册者约有9000多个COM域名被非正常删除。大量企业丢失的COM域名已经被海外域名投资人抢注。        普通网民很难想象“断网”事件造成的损失,也无法理解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几条光缆的断裂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域名解析被中断。        CNNIC助理主任刘志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将互联网比作一个人,那么各种各样的网站和网络应用好像人的肌肉和皮肤,数据通信线路及硬件设备则是人的骨骼,而域名系统就好比人的中枢神经。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人就变成了没有植物人。这就不难理解个别网站或数据通信线路的故障只能产生局部影响,而域名系统故障所产生的域名解析中断将导致整个互联网的瘫痪。        因此,海底光缆中断就是由于“脊椎骨骨折”间接影响到了中枢神经,以至于造成了互联网的大面积瘫痪。        对于频发的“断网”事件,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则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提议把负责中国顶级域名注册和运行管理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纳入国家应急安全体系。这样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国家就可以把已纳入应急体系的部分用特殊措施保护起来。      CNNIC主任毛伟更是深知其味,他介绍说:“域名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因此,国际上很多国家对于本国的域名资源都表现出高度重视。在信息时代,域名也将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战略资源。”        CNNIC为中国互联网“扎根”        中国台湾地震引起跨太平洋海底光缆断裂,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使用COM域名的网站。相反,由中国自主管理的国家域名系统则运转正常,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这与CNNIC多年来所做的一系列域名防护以及升级工作密不可分。        CNNIC技术总监李晓东回想起半年前台湾地震所带来的网络危机仍记忆犹新。在故障期中,由于很多企业在COM解析出现问题时都启动了CN域名,而技术部门几乎24小时都在力保CN域名解析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我们是中国互联网稳定运行的核心保障,也体会到我们表现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不仅是这个机房,不仅是CNNIC,而是整个国家。”李晓东说。        而来自各界、各种各样的咨询让CNNIC客户服务部的7×24小时全天候客户服务热线一直响个不停,“如何将网站与CN域名进行指向?”、“怎么配置企业邮箱?”、“海底光缆什么时候能够修复?”等等。为了能够在应急阶段解决所有用户的域名变更和使用问题,客服部新增了客服电话,并且从技术部调派了多名工作人员以应对各类技术询问。        李晓东说,尽管我们自身的国家域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我们并没有庆幸,相反我们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究台湾地震所带来的影响问题,并给我们的技术人员敲了警钟,万一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国内应该如何加以应对。CNNIC将继续投入大量技术力量,在软件开发、硬件设施、机房环境、分支节点建设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以充分保证域名服务的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转。        毛伟分析称,大多数情况下,CN域名主要通过国内的域名服务器解析,用户访问CN域名的网站更为稳定快捷。同时完成了多节点的CN顶级节点部署计划,从而极大地了提高了CN域名的稳定性。        在CNNIC的数据防护体系中,除了采取种种预防措施,还准备了相当缜密的应急处理预案,以期在最坏的情况下,可以紧急恢复国家域名系统、提供正常的域名解析和管理服务,保证国家域名中央数据库的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更加安全完备的异地容灾备份方案也被提上了CNNIC的重点议程。CNNIC技术部的一位工程师回忆说:“从有灾备意向到最终达成,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他说,“那真是一段艰难的抉择过程,因为灾备是信息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慎之又慎。国内多个城市都曾经进入过我们的视野,但多方比较之后,四川电信灾备中心在网络质量、物理条件、管理水平上都很好地满足了灾备需求,最终灾备落户成都。” 十年坚持 终掀蓄“根”热        中国互联网迎来“CN时代”        在一系列安全措施的缜密保障之下,企业团体等对CN域名的认同感日益增强,中国互联网也开始从“烧.COM热潮”真正步入“CN时代”。        长期以来,美国是国际互联网业务的转接点、全球互联网的多数根服务器都放置在美国,由此,美国制定的霸王条款,制造了一系列对其它国家互联网运营商的不公正待遇。        因为转接互联模式,许多国家的运营商不但要承担从本土到美国的所有电路费用,还要向美国支付高昂的网络接入费,但同样承载美方转接业务的国外运营商却得不到美国的费用支付。        曾任国际互联网地址分配组织ICANN理事的钱华林研究员说,“按照美国制定的计算模式付费,中国互联网每天都承受着巨额损失。如果我们仍旧依赖美国管理的COM域名,每次访问网站都到美国进行解析,那我们永远无法赢得自己在世界互联网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正因如此,CNNIC在市场中推广CN域名一直与COM域名存在竞争关系。而且,由于互联网发展伊始COM域名先入为主的优势和观念影响,在CN的推广过程中也会带来各方的不理解和阻力。但是,出于对国家互联网战略资源部署的长远考虑,CN域名的推广没有一刻停歇。        据业内人士对国内五大运营商国际业务成本的推算,随着CN域名及应用的普及,中国每天将减少支付美国的转接费,中国网民将享受到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快速的宽带服务。        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但域名管理是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域名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因此,相比国外域名管理机构,CNNIC最能保障中国企业的品牌利益,中国企业在以往的域名争议中受损的现象将极大减少。        事实上,为了规避“断网”危机致使域名丢失以及带来经营损失,很多的企业和商家都将原来注册的COM域名进行了修改转而注册使用了CN域名。        一时间,全国众多互联网服务商启动了一场以启用CN域名为核心的安全升级运动。对此,互联网律师胡钢表示,COM域名潜伏的隐患,根源在于其管辖权在美国。而我国自主管理的CN域名,在语言、法律、使用各方面则不存在障碍,尤其是在权利认定和域名权益保护方面,CN域名有着更完善、合理的仲裁条例和法规,有效地保障了注册者的权益。        在这种认识的支撑下,CN域名的注册量开始激增。CNNIC业务总监李强告诉记者,截止到2006年底,CN域名注册量达到180多万个,不仅稳居亚洲第一,而且在世界顶级域名排名中也从2005年初的13位上升到第4位。与此同时,CN域名应用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政府网站加强域名使用规范,省级政府网站有97%在规范地使用CN域名;国企500强集体启用CN域名;中国20个主流行业,八成企业使用CN域名。        没有关税的国际竞争        尽管CN域名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CNNIC并没有一丝放松推动CN域名的发展。毛伟称,与很多互联网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其网民数远远低于我国,但是其网络经济的总市场却远远大于中国。        他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还没有兴起,而电子商务应用是建立在域名基础之上。中国CN域名虽然目前居世界第四,达到180万,但是和1.37亿网民规模相比,万人拥有国家域名数只有131个,而互联网发达国家德国和英国分别是3353个和1870个,我国远远低于这些互联网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互联网应用程度不够深入,网络经济规模急待打破瓶颈。        更为重要的是,推动CN域名的发展具有更为深刻的战略意义。毛伟指出,对我国互联网来说,国家域名CN是我国互联网的战略性基础资源,是中国在互联网上的标识,也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及各种应用的网上入口。因此国家域名CN的注册数量和使用比例,关系到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全局。        “一直以来,对CNNIC有一个误读,认为CNNIC靠垄断域名市场坐地收银。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始终面对着CN与COM域名的激烈竞争。互联网没有海关,因此CNNIC在我国加入WTO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与国际巨头的直接交锋。与COM的竞争,我们一度处于劣势,不过现在,我们胜利在望。”CNNIC助理主任刘志江这样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国家CN域名,不可能靠行政命令,必须靠优质的服务来赢得用户。过去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公共服务机构学习市场化的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已经并持续成为一个潮流。实践证明,利用尽可能多样化的市场手段无损于公共服务组织的使命和形象,而且采取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将有利于实现公益目的。”        近年来,为加强市场竞争力度,CNNIC在内部架构也进行了变革。除继续加强技术部和客户服务部外,新成立注册管理部和市场推广部,以加强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发展和管理,积极开展国家域名的宣传和推广。几年努力下来,CN域名已逐步被中国用户接受,并成为中国主流应用。毛伟宣称要在2007年CN域名超过COM域名在国内的注册量,已经没有悬念。        在CN域名推广过程中,CNNIC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借鉴了很多国外NIC组织的成功经验。据了解,世界一流的NIC都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如美国VERISIGN、德国DENIC、英国UKNIC、美国NEUSTAR。        就在前不久, CNNIC启动了“CN域名一元体验活动暨国家域名腾飞行动”:从2007年3月7日起至5月31日,所有新注册CN域名的用户将享受第一年一元的体验价,开创了世界域名历史的新低。        业内人士预测,1元注册CN域名的体验活动必将带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实现CN域名和网络经济双双突破临界点。毛伟表示,CNNIC采取一系列市场措施,是把大而化之的关于基础平台的意义,分解成具体而微的用户服务上,努力在效率、规范化、无微不至的服务、快速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达到世界一流。      “国际化”的CNNIC     奥运将CN送上国际舞台        CNNIC推动CN域名平民化应用大潮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积极扩大CN域名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全面崛起。        2006年8月,在CNNIC内部的一次讨论中,有人提议与北京奥组委接洽,主动承担起奥运会网站的域名解析和后台维护工作。将奥运会期间网络的安全运行掌控在国家手中。        但在历届奥运会中,一直采用“举办城市名称+举办年份+.com”的形式,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所用的 athens2004.com。有史以来,奥运会所使用的域名均是由美国管理的COM域名。        虽然实现难度很大,但CNNIC并没有因为“史无前例”而放弃这个想法,在与奥组委的多次接洽中,CNNIC就奥运会网站启用CN域名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力,体现的中国特色以及会遇到安全、稳定因素—向奥组委进行了沟通、分析。        李晓东说,CNNIC技术部为此成立了专案小组,在与北京奥组委接洽合作过程中,拟定了稳定运行,容灾管理,应急措施等多套方案,并且每套方案反复修订不下10次。最终,整套解决方案获得了北京奥组委的认可。        2006年12月,北京2008奥运会正式启用CN域名。这也是首次在奥运会官方网站上使用主办国的国家顶级域名作为主域名,改写了百年奥运史。        奥组委官员表示,北京奥运是我国举办的首届奥运会,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是每个华人的心愿。继会标采用中国印,吉祥物采用福娃,奥运网站启用我国自主管理的CN域名,中国元素已经延伸到互联网上,自然更受欢迎。        毛伟认为奥运会首次启用主办国国家顶级域名,是国家实力的展现,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崛起的标志。他称:“与上届奥运会相比,互联网环境已是日新月异,中国网民增至1.37亿,网民使用频次、网络依赖度也成倍增加。因此,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的受关注度和流量将大大增加。而对于我国承办的顶级国际盛会,互联网将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形象的第一窗口,其间的网站的信息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通过启用CN域名,能够将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主导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中文标准争夺国际话语权        除了近一步保障国家顶级域名的安全、稳定运行,CNNIC也在致力解决英语上网存在的障碍,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可以通过熟悉的母语中文上网,这对增强我国互联网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中国特色保障我国互联网的自主发展,打造数字强国具有战略意义。        中文域名一方面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公众更加便捷的登陆和使用互联网;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有很多都无法英译,所以突破中文域名技术瓶颈,也能够更好的将我国文化遗产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承。        在推动母语上网方面,社会上一直存在对CNNIC动机的质疑,说CNNIC与民争利的声音也时有出现。“我们不是什么事都参与,我们始终关注的是为给国家守好下一代互联网地址的大门,掌握下一代互联网的根基,这也是我们机构的职责所在。”刘志江说,“当时有人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杞人忧天,是在唱高调,不过事实是应对质疑最好的回答,谁在为国家争取利益,谁在对网民承担责任,时间已经给出了结论。”        由CNNIC主导制定的中文国际标准问世,从而为中文无障碍上网铺平了道路,这是中国加入WTO后主导制定并获得国际认可的第一个重要的国际标准。        从着手研究中文域名登陆互联网的问题,到互联网中文国际标准正式推出,CNNIC技术团队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又难忘的道路。        时间追朔至2001年3月,CNNIC技术人员第一次远赴美国参加了第48届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会议。然而,中文标准的制定过程远不及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没有一个外国专家愿意耐心倾听CNNIC技术小组对中文域名价值的阐释。        毛伟说:“我们当时感到一种悲壮,因为中国人在国际标准中几乎一片空白,没有人看好中国。我们也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就代表中国,背后是整个国家支持。”在悲壮和自豪的复杂感受中,CNNIC技术人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国际标准的漫漫征途上迎难而上。        李晓东回忆说:“最难过的是开会的时候,3000多人当中只有我们3个中国人。别提当时心里有多孤独了。”        首先遇到的困难来自经济。“参加IETF,每人要交至少600美元的注册费。”李晓东回忆。由于经费紧张,第一次出国的工程师,无法在会议指定酒店入住,只能住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小旅馆,然后每天坐四五十分钟的公交车到会场参会。        其次遇到的是语言障碍。英语是IETF大会的通用语言,然而,由于确实存在技术差距,加上用英文解释中文编码问题不是我们的长项,只好连说带写与对方交流。那时候,为了尽快了解国际技术讨论的最新进展,中国的技术小组都拿着IETF有关技术文档苦读。        经过多次接触,中国工程师们终于了解了国际标准制定的游戏规则。随着中国工程师与各国专家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工程师理解到中文国际标准的重要性,主动加入到推动这个标准的进程中来,外国的专家也认识了很多CNNIC举例用的汉字。互联网之父Vint Cerf在访问中国期间,多次盛赞CNNIC在国际标准上为全球互联网所做的贡献。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导制定的“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正式被IEFT认可并发布为国际标准,编号为RFC3743。        2006年10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导制定的又一个国际标准《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被IETF公布为RFC4713,使得中文.CN域名的技术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RFC3743与RFC4713出台后,中文.CN获得全球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系统集成等行业的直接支持,成为全球通用的应用标准。其中,在微软公司发布的浏览器IE7.0中就采用了上述国际标准,全面支持中文域名,使中文进入了无障碍上网时代,构建了全世界中文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平台。        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中文国际标准的出台保证了中文域名的技术研发和标准不受制于人,也保护了中文互联网的产业利益。由于中文.CN上网的畅通无阻,中文电子商务也得以减少英文域名局限性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获得和英文电子商务同等的待遇,间接带动数千亿规模中文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这一系列标准提升了中文在国际互联网上的竞争力。        中国互联网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时间虽短,但是所展现的行业潜力、技术实力和网民数量增长速度,都为国际震惊。因此,中国互联网也一定要将发展的命运主导在自己手中,除了对创新技术的投入,对创新应用的关注,主导权也来自于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只有将国家顶级域名、中文域名打造成安全、稳定的国家自主域名体系,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才能够让中国互联网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灾难。而作为中国信息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者,CNNIC无疑扮演着中国互联网“护根园丁”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