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支持的28家公益组织

2009-10-12 10:38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厂商稿   责任编辑:mayue 


联想首期公益创投计划组织

1. 多背一公斤
    民间发起的公益旅游活动。鼓励旅游者出行时多背一公斤学习物品,带给沿途贫困地区的孩子,并鼓励大家在旅途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旅游归来后通过1kg.org网站分享活动经验,发动更多朋友参与。它将公益和旅游结合,有效地降低了公益的参与门槛。在国内主要城市拥有志愿者团队,服务学校超过700 所,覆盖了中国西南部的主要旅游景点。目前是旅游行业的第一公益品牌。也是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的入选组织。

2. 山水生态伙伴自然保护中心
    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在中国的执行伙伴。通过和政府、公民社会以及企业的合作与沟通,确立了自己作为催化剂、协调者和支持者的位置。曾支持中国西南山地80多个自然保护项目,推动成立了“西南生态伙伴”网络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对西南山地的50多个新建保护区进行了500多人次11轮的培训;协助四川省将100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创始人是中国自然保护方面的知名专家吕植教授。也是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的入选组织。

3. 南部县乡村发展协会
    致力于农业发展、农村教育、妇幼卫生和环境保护事业,是县域内第一家整合资源为贫困农民无偿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的非盈利组织。曾帮助改善项目村农户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兴建獭兔原种场,为630多户农户提供了技术培训、优质种兔和商品兔销售信息。目前,已向1120户贫困农民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创始人徐全健是高级畜牧师、原南部县畜牧局局长。也是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的入选组织。

4. 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成立于2003年7月,宗旨是帮助残疾人参与正常人的社会生活,加强正常人和残疾人的交流,减少社会隔阂。2005年7月,创始人王伟力建立了一家名为“心目影院”的小电影院,给盲人讲电影就是“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项目之一,曾先后为300多位盲人朋友讲述了40多场电影。王伟力荣获了2006年度北京十大志愿者称号。目前,“心目影院”模式已被成功复制到外埠。

5. 中国村络工程
    由国务院扶贫办下属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于2007年6月开始试点建设,从解决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信息贫困入手,着力开展信息化扶贫。目前已在山西省阳高县、浙江省台州市、福建省武夷市等十余个地区筹备或建设试点。有完善的组织和全国性网络,在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已与中国建设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化工大学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也是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的入选组织。

6. 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
    凭借互联网技术,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全省各民族地区,收集、整合与展示贵州独特的文化生态、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与海内外文博、传媒机构进行交互式信息共享和资源开发,缩小数字鸿沟,创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为民族文化保护与研究打造一个海量存储的信息资料中心。

7. 绿色汉江(襄樊市环境保护协会)
    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联系社会各界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积极推进民间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宣传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动社会各阶层民众踊跃参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是汉江流域目前唯一一家民间环保NGO。

8. 北京新乡土环境文化传播中心
    侧重于中国乡村公益事业的非盈利绿色机构。致力于让中国乡村的遗留儿童减少因父母亲情的缺失产生的心理危害,并通过科学自由的美育,帮助孩子克服一系列由信息闭塞带来的心理障碍,抵制城市文明副作用对乡村遗留儿童的危害。为遗留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亲架设沟通的桥梁,引导城乡孩子的互动。间接推动建立一个平等的城乡中国。2008年重点推出“布谷学堂GOGO”计划。

9. 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
    致力于环境宣教、社区发展、水资源保护、荒漠化治理、动物保护、能力建设等,为改善己经恶化并仍在加重的西部生态环境,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有效辅助政府的各项环保工作做出贡献。推动了公众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督促企业完善环保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建立政府和公众交流的桥梁。是甘肃省最早开展工作的民间环保组织。

10. 上海欣耕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欣耕创立的“欣耕工坊”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华古训,遵循“助人自助”的帮困原则,通过生产、贸易、扶贫、培训、再生产的运作方式,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地区以及城乡弱势人群的生活状况,为其提供生产及就业的机会,并倡导环保生活与非遗文化的传承。

11.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
    坚持“群体抗癌、超越生命”的宗旨,开展各种有益患者康复的活动;倡导医学新模式、传播“第二治疗”、“第三人生”、“第四医学”“五全理念“等健康新观念,通过多层次、全程化的整体康复等有效手段,使俱乐部会员的生存率不断提高,目前,五年以上的会员已达65%,远远高于社会的五年生存率(20%)。形成了网络化管理的法人社团。俱乐部荣获六届“上海市文明单位”以及“上海市先进民间组织”、“上海志愿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2. 爱心小站(鹤庆县爱心助学站)
     爱心小站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的一位小学老师为救助贫困学童而创办的网站,接受社会的财物捐助,分配给贫困学童。爱心小站的宗旨是,“汇集各种
    资源以多种形式帮助濒临失学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以助学为主要目的“。主要从事助学为核心的物资援助、图书捐赠等工作。爱心小站模式开创了“穷人办慈善”的典范。

13. 北京市昌平区苹果树幼儿园
    从事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及家长培训。主要接收唐氏综合症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特殊儿童,为这些儿童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帮助这些儿童发展出独立自理的能力、回归主流社会的能力,帮助父母恢复正常的工作。直接受益儿童20名,间接受益的儿童240名,2005年获得自律与诚信先进单位称号。

14. 好人好事NGO
    通过高效规范的商业运作模式,搭建企业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平台,有效组织企业的商业资源,发挥人(志愿者)的作用和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具前瞻性的环
境,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价值最大化。目前在开展的主要项目是“我的家庭大学——中国教师的家庭生活助理”,此项目是好人好事NGO自主研发、推广、独立拥有的公益项目,以中国教师群体为服务对象,提供家庭生活辅导,有效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中国教育水平。

15. 北京甲骨文都市女性俱乐部
    基于互联网2.0架构,通过社会关系SNS促进城市女性不平等问题解决,旨在帮助这些白领女性缓解甚而帮助解决这些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北京以开展都市职业女性保护的宣传、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推动公众参与行动的方式,提升都市女性的抗压意识及抗压能力。

16. 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协会宗旨是“保护海洋环境、弘扬海洋文化”。通过志愿者清理海滩、环保科普宣传、环保科研、保护区建设等形式,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积极为海洋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组织

1. 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咨询中心
    成立于2003年,是安徽省第一家本土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通过保护环境行动、公众环保教育和政策倡导,促进安徽省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校社团、草根NGO、研究机构以及环境记者等有着长期的密切联系和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较强。注重在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骨干,为组织自身及其它环境NGO培养后备力量。

2. 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
    上海第一家经民政局批准并正式注册的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领域的保护宣传、调查研究、以及咨询和交流等工作。在过去的三年中开展了爱鸟周“市民观鸟大赛”、保护青蛙蟾蜍-拒吃“熏拉丝”,野生动物贸易市场调查、“绿色出行”、上海水源地保护等十多项颇有影响力的工作。目前开始把工作集中在公众环保和自然教育方向,致力于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教育模式,能够让公众轻松参与。

3.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创办于2006年,开发出了中国第一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并发布“中国水污染地图”,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信息公开。通过“水污染地图”可以检索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超过300家地市级行政区的水质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水污染地图中还列出了超过2500家污染企业,其中包括若干跨国公司。负责人马军曾于1999年出版《中国水危机》,引起强烈反响,并于2006年5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

4. 新疆自然保育
    2001年成立于北京,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社区发展、环境教育、环境与健康、高校环保团体能力建设等企业环境和社会责任倡导。对当地濒危物种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为环保单位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在社区中建立生态旱厕试点并计划推广,对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有积极的作用,各方对此工程反应都比较良好。
 

5. 武汉绿色江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
    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宣传。主要以“绿色环保万里行”为背景,以沿途中所拍摄的真实环境图片为素材,将沿途资料整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森林消失、沙尘暴等五大警示教育系列。通过在武汉地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周边郊区农村学校进行展览、演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和郊区农村学校的孩子更为直接地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现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支持环保,参与环保。

6.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协会
    成立于2007年月6月。致力于建设与发展当地的环保事业、为农村牧区贫困家庭提供技能与权益知识培训、积极发展与国内外、境内外的慈善团体交往,开展合作与交流等。主要工作有:针对性的向学生、社区及农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如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教育活动;有机蔬菜种植的小额资助,设立了公益股金以及疣鼻天鹅救护工作等。

7. 多背一公斤
    是联想首期公益创投计划支持的5家示范公益组织之一,再次入选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鼓励旅游者出行时多背一公斤学习物品,带给沿途贫困地区的孩子,并鼓励大家在旅途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它将公益和旅游结合,有效地降低了公益的参与门槛。在国内10个主要城市拥有志愿者团队,服务学校超过200 所,覆盖了中国西南部的主要旅游景点。
    过去一年中,开展社区公益活动数量达到300个,灾后学校重建计划共建帐篷图书室3个,板房图书室50个,累计培训志愿者近500人,服务乡村学校累计达600余所。获得了2008年奥地利电子艺术节金奖(数码社区类别)和2009年水创意公益提案竞赛第六名(共1300份提案)。

8. 山水生态伙伴自然保护中心
    是联想首期公益创投计划支持的5家示范公益组织之一,再次入选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是国际环保组织——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在中国的执行伙伴,致力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曾支持中国西南山地80多个自然保护项目,推动成立了“西南生态伙伴”网络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协助四川省将100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创办者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自然保护方面的知名专家吕植博士。
    过去一年中主要执行的项目包括:欧盟-中国生物多样性项目下的“四川、青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能力建设项目”、“拉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能力建设项目”、功夫熊猫栖息地保护项目、淡水保护项目、多重效益森林种植项目、小额赠款项目、灾后社区生计与自然保护项目等。山水力图成为一个从中国本土需求出发、专业性的、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自然保护NGO。

9. 南部县乡村发展协会
    是联想首期公益创投计划支持的5家示范公益组织之一,再次入选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致力于农业发展、农村教育、妇幼卫生和环境保护事业,是县域内第一家整合资源为贫困农民无偿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的非盈利组织。曾帮助改善项目村农户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兴建獭兔原种场,为630多户农户提供了技术培训、优质种兔和商品兔销售信息。目前,已向1120户贫困农民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创始人徐全健是高级畜牧师、原南部县畜牧局局长。
    过去一年中,协会开展了种蓄传递项目,帮助贫困农民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协会用资助款购买了优质种猪,资助了40户农户,并对农户进行了饲养相关培训,希望通过牲畜养殖让农户致富,受资助的农户也承诺将猪仔作为“礼品”传递给下一个家庭,同时也将传递他们从项目中学到的相关技术和知识,让项目的开展帮助到更多农户。

10. 中国村络工程
    是联想首期公益创投计划支持的5家示范公益组织之一,再次入选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由国务院扶贫办下属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于2007年6月开始试点建设,从解决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信息贫困入手,着力开展信息化扶贫。目前已在山西省阳高县、浙江省台州市、福建省武夷市等十余个地区筹备或建设试点。有完善的组织和全国性网络,在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已与中国建设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化工大学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村落工程办公室08年重点开展的项目“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号召社会各界捐献闲置电脑,好的电脑经过整修形成绿色再生电脑,捐献给农村支持农村计算机教育和信息化建设,坏的电脑经过环保处理,保证不污染环境。目前已在河北大厂县建立了10座绿色电脑教室,近3000名学生受到援助,行动还在四川、内蒙古、青海、安徽、贵州等地建立了多个绿色电脑教室和信息服务站,支持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学校带去了教学资源。

11. 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项目:走马村留守人员生计与生态健康促进项目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走马村水井坡社区是特困区,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由此更引发留守人员的诸如健康、生计、儿童教育等种种问题。该项目建设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养殖业、建设村卫生站、推广健康知识、改变村民生活环境等方式,系统改善社区留守人员的生计与健康状况。

12. 爱德基金会


    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膏桐树能源生态林建设
    云南腊石村所在的金沙江输沙量高,植被少,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当地居民较为贫困。贫困和社区发展能力低下又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恶性循环。而膏桐树含油量高,是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膏桐不与粮争地,不影响粮食安全。该项目以种植作膏桐作为突破口,同时还组织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当地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13. 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


    项目:科尔沁沙地(吉林)生态环境恢复发展发展项目 
    吉林通榆县科尔沁沙地曾经是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大草原,如今已退化成科尔沁沙地,成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因科尔沁沙地环境只适合沙地原生的灌木和草,所以,该项目的工作重点锁定为:扩大沙地治理区域;放弃沙区原有的粗放种植模式,实施可持续高效农业;控制沙区少年辍学率,加强学校环保课堂教育。

14.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


    项目:512灾后重建志愿者E学习中心
    该项目针对很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热情高涨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搭建了网络课堂,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对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

15.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


    项目:云南省以社区为中心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公平贸易网络市场推广项目
以云南省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社区,传统的耕作方式、种养品种正在被机械化耕作模式和外来品种所替代,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文化也面临消亡的危险。该项目通过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规程和进行专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建立和形成一个联合的网络,帮助农民获得最大的收益。

16. 北京市朝阳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

    项目:协议保护机制推广项目
     “协议保护机制”是由GEI(全球环境研究所)向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引入的可持续保护模式。该模式由GEI提供初期启动资金,已于2007年在四川省宝兴县的国家级蜂桶寨保护区周边社区初步完成建立工作。GEI将于2008-2009年在该地区完成社区产品产销市场化建立工作,并普及沼气池的修建和维修技能;强化环保知识普及和社区发展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型模式研讨会,发表相关论文并向全国人大环资委提交政策建议书。